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23

当名校教授鼓励老人集体自杀,我们的世界还好吗?

最近看到两条新闻。

一条是,耶鲁大学教授成田佑介说老人自杀可以解决日本老龄化问题。虽然事后他辩解说自己被断章取义了,但是我去看了各种报道,他真的就是那个意思。

另一条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某学者呼吁对恋童癖去污名化,甚至建议不让人用pedophilia(恋童癖)这个词了,而要用婆罗门最新研发出来的术语minor-attracted person(被未成年人性吸引的人)。

他提倡恋童癖需要帮助(这并没错,不少恶性犯罪的犯人都是需要帮助的可怜人)。但是你若胆敢谴责恋童癖的话,他就觉得你不正确了,因为你在谴责“很可怜“的弱势群体。

顺便说一句,这个学者的博士论文的论点之一:支持儿童色情影片 【1】。

哦对了,这个学者的研究方向是未成年人保护。

这两条新闻真的很魔幻。而且魔幻的不仅是那些“专家学者”的雷人暴论,更是极左与极右的某些观点中反映出来的惊人共性。

而极左和极右的殊路同归又在反复提醒我,表面的政治分野之下隐藏着另外一些更广泛而深刻的问题。

————————————————————————————————————————

纵使老龄化社会的重担落在了年轻人身上,纵使老人政治(Gerontocracy)有太多问题,但是你提议让年纪大的人主动自杀,明显是在挑战一条人性的底线。

上一次希望某个人群整体从地球上消失的,似乎是屠杀犹太人和残疾人的纳粹分子们。

那一次,学界给纳粹背书的是“优生学”(Eugenics):其号称清除犹太人和残疾人的“劣等基因”是增加人类福祉的理性行为。

想让一群人死,堂皇的理由永远都可以编出来。现在的精英学者们装体面了,他们用安乐死、可持续发展、剩下的人的幸福来模糊焦点。以为那样就可以忘掉历史,再一次大言不惭地去提出一个反社会、反人性的观点。

————————————————————————————————————————

不过,讲真我还是挺懂这些在学界暂时没啥地位,只能靠整花活儿博出位的人的心理状态。

我一直觉得,资源少的地方,人就容易卷,就容易有毒。

比如学界。

在这个培养的博士远多于大学能提供的科研岗位的时代,必然会有越来越多奇葩相互追捧,以期制造热点、引起关注。

这是学术界的问题之一(有点利益相关,没法展开)。

你老老实实做儿童保护相关的研究,把那些还没解决的旧问题再提一遍或者仔细分析各种努力的成败,只会让自己显得像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庸才,当然没什么人关注。

要想在学界抢到一口饭吃,你就得拼命展示自己研究有多么时髦与性感。

即使社会还没有进步,你的理论也得“进步”,大不了就修改“进步”的定义嘛,毕竟现在这也算学术创新。

就比如这个要求大家“别污名化恋童癖”的学者,他必然也会给自己贴上“泛女权”的进步标签,并要求女权去包容并帮助所有的可怜人,以此展现自己的inclusiveness(包容性)和新颖思想。

女人怎么这么惨?这么好欺负? 旧的枷锁没去掉,新的枷锁又来了。

毕竟这种鬼论调他们从不在意“男权”接不接受,他们只会追着不接受的女人骂她们不包容。

Hmmm 也许你会问这种研究是谁在出钱呢?谁在审这些研究方向,决定给谁批经费?好像还是各种机构里掌控话语的学界“老白男“哎。

细思恐极。希望是我阴谋论了。

(这是一本我翻到接近20年前出版的书,里面提到的女性困境在当代仍然非常相关,只不过不再“时髦”了。)

————————————————————————————————————————

我一直以为,政治正确只是一套纲领,里面的具体问题还是得靠自己的脑子。

不然很容易就被人发现,管你是耶鲁的教授,还是哈佛的博士,都是傻x,给同行丢脸。

比如,政治正确让你尊重宗教信仰,又要支持男女平等。那请问遇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里男尊女卑的教义,你怎么办呢?

比如,政治正确让你尊重所有人的职业选择。但现状明明是,一些更容易找到工作、更挣钱的专业,只有男人被社会鼓励他们能学得好,而女人则会被劝退。完全尊重个人选择的话,你来承担所有后果?耽误了一代人你良心不疼吗?

(也许我应该强调了一下,“更容易找到工作、更挣钱” 往往同时意味着生活稳定、更不容易焦虑、更健康、更有底气、更开心、更容易在社会立足、更多选择、更有抗风险能力、更不容易被PUA、更可以实现“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这里,你杠就是你对。)

比如,政治正确让你包容并同情所有人的境遇。那强奸犯你同情吗?这样搞,你不怕对受害者产生二次伤害吗?怎么连受害者都容不下了吗?或者,你会替杀人犯辩解,同情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杀人欲望吗?

很明显,包容需要有最基本的法律、道德底线。这听上去非常“Law & Order ” 。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右派的口号。所以你看,这些左派学者就极力避免那两个词脏了自己的羽毛,以至于去模糊犯罪的边界,走到另一个极端,而丢掉客观后果与社会现实的考虑。

顺便说一句,这些“包容”又“进步”的左派也是那些支持儿童色情合法化的主力;右派再怎么社达,再怎么“落后”,支持儿童色情这种话题他们还真不敢碰。

这是美国政治两极化的无奈,也是“标签化”的社会的通病。

政治正确本身没错,但是聪明的人应该继续思考,因为具体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口号可以解决的。

————————————————————————————————————————

不知道老读者有没有发现,我在一段时间前就在“去女权化”。不是因为怕被盯上,而是因为“女权”这个标贴现如今太大了,有点受不住。

有了这个标签以后,就得被judge,你这里不够女权,那里不包容。

可是我们也只是聚在一起,写了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如果有任何初心,那就是希望更多的女孩能勇敢起来,相信自己的能力。

核心永远都是女性赋能。

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女性议题不只和“性”相关,只关注这类议题,在我看来多多少少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也是对父权的妥协。甚至强化了女性被性化的文化钢印。

穿高根鞋是女权还是不女权,支不支持性工作合法化,怎么看狗头萝莉搞擦边球等等,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上都只是观点之争。争到最后往往也只有自己的公共形象立了起来,而对客观的社会问题与自己的个人生活都鲜有助益。

但是我们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生活,能不能真正拥有选择和自由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人格独立。

我敢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个独立女性成长中的思考或者嬉笑怒骂。而它们“女权”与否对我们并不重要,也不是我们的责任。

真正重要的是每篇文章都是女性的真实声音,是思想迭代后的提炼,而不是公式化的表达,更不是资本主义父权制的背景下,对最“政治正确“的女权的要求的投影。

【1】 https://academicworks.cuny.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3317&context=gc_et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