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22

女权主义者经常被问的n个问题 (13)

21. 怎么看有科学研究称找到了男女大脑的差异?女人更会吵架都有科学支撑呢。

网络上的确可以找到这样的文章,如果搜索中文内容,你会看到仿佛刷了通稿一般的各种美名其曰探讨和谐两性关系的“科普”文章,它们总会提到这样一个“事实”:男性的灰质是女性的六倍半,而女性的白质是男性的十倍。灰质中富含大量的神经元,白质包含更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体。然后就直接思维跳跃到因为女性拥有更多神经连接体,女性的大脑比男性运转更快,所以男人吵架就吵不过女人了??? 仿佛带上了几个科学名词,信口开河就有了正当性。然而只需要略微查看一下相关文献,我们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报道几乎都属于费曼所说的“货物崇拜式科学”(cargo-cult science)——那些看上去像是科学结论的东西,其实没有任何科学精神与内核。

这里笔者找到了那个被引用的关于“神经元”的研究——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R. J. Haier 等人对 21 名男性和 27 名女性在2005年进行的磁共振成像 (MRI) 分析 [1]。首先我们来看看发在杂志NeuroImage的原文是怎么概括其研究内容的: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brain variation and general intelligence using voxel-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MRI data in men and women with equivalent IQ scores. Compared to men, women show more white matter and fewer gray matter areas related to intelligence. In men IQ/gray matter correlations are strongest in frontal and parietal lobes (BA 8, 9, 39, 40), wherea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s in women are in the frontal lobe (BA10) along with Broca’s area. Men and women apparently achieve similar IQ results with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no singular underlying neuroanatomical structure to general intelligence an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brain designs may manifest equivalent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我们使用基于体素的 MRI 数据对智商分数相当的男性和女性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研究了大脑结构差异与一般智力之间的关系。与男性相比,女性与智力相关的白质区域更多而相关的灰质区域更少。在男性中,智商/灰质相关性在额叶和顶叶(BA 8、9、39、40)中最强,而女性中最强的相关性在额叶(BA10)以及布罗卡区。男性和女性显然依靠不同的脑区域获得了相似的智商结果,而这表明综合智力没有单一的神经解剖结构作为基础,并且不同类型的大脑设计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智力表现。

很显然,这些科研人员在此项研究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结构不同的大脑能产生同等的智力表现。事实上,鉴于实验从一开始就专门挑选了智商分数相等的志愿者来进行大脑结构的研究,无论在实验中观察到怎样的差异,结论都只能是“本次试验中发现的结构差异对所观察的行为表现没有影响”。

但是到了媒体报道的时候,重点就已经和研究结论南辕北辙,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来看看无良媒体都起了什么标题:“Intelligence in men and women is a gray and white matter 男人和女人的智力是一个‘灰’和‘白’的问题 “ 。看看这春秋笔法,只读个标题,读者可不得直接觉得男女智力区别的解剖基础被找到了?毕竟对于总想搞个大新闻的媒体来说,就算内容不exciting,标题也得exciting啊!但是他们却完全不顾很多读者只会匆匆浏览标题,留下一个完全错误的印象。

信息传播是一件让人觉得很疑惑的事儿,各种各样臆测、偏见在所谓的“科学研究结果”下仿佛站稳了阵脚。现在看似有了科学来背书,“男性有数学天赋、女性语言能力更好”,“男人更理性,女人更感性”等等刻板印象的传播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我觉得写这些文章的人很可能也不是坏,只不过是写些他以为的“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放到情感公众号去告诉男人“别和女人讲道理“、告诉女人“男人天生无法共情”等等,肯定了一些读者固有的偏见往往就能成功地获得流量和赞赏,和科研结果大相径庭根本没有任何后果。那些在笔者看来谨小慎微的科学家,要是知道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儿不仅在英文环境有,在中文环境中也有,也不知道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回到这个研究本身,我们可以聊的内容也很多。

  1. 该实验样本量不足,样本多样性令人怀疑。毕竟开篇我们就提到这是一个仅仅对 21 名男性和 27 名女性的磁共振成像 (MRI) 分析的研究。
  2. 研究中观察到的生理上的区别有待进一步确认。比如有科学家质疑R. J. Haier团队没有把脑容量作为一个变量。事实上更多研究证明:大脑体积和身高是正相关的;某些特征,例如灰质与白质的比率(或被称为胼胝体的神经束的横截面积),与大脑大小呈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R. J. Haier团队研究中的关于灰质与白质相关的男女差异结果,可能只是因为男女大脑体积有别。
  3. 即使大脑容量、结构有区别又能怎么样?肝脏或心脏都可能会有性别差异,为什么大脑差异就如此被人津津乐道?连文章作者都强调了主要结论是结构不同的大脑能产生同等的智力表现,但是在信息的传播中很早就被有意无意忽视了。
  4. 如果真的在某些指标上有了显著的区别,我们需要还需要重视这个区别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大脑是极具可塑性的,当一个人在一个性别化的环境中,大脑、性格发展都会收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有研究指出男婴和女婴在12 个月大时都更喜欢玩偶而不是汽车 [2],至少“男孩天生更爱汽车,女孩更喜欢洋娃娃”这种说法科学上是站不住的。但是很快,各种习得的偏好就会出现:到 2 岁时,女孩比男孩更频繁地选择粉红色的物体;到 2.5 岁时,她们对粉红色的偏好明显高于其他颜色。与此同时,男孩们越来越避免粉红色 [3]。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就算一个集体总是展现出某种倾向,它也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而可能是某种社会建构下的产物。
  5. 我们需要意识到科学研究的假设、内容甚至结果也会有系统性的偏好。比如MRI 研究的手段刚刚流行,研究所、大学都拿到了一笔经费,研究人员也都想大展宏图试图对人的大脑差异进行探索。各种研究的起点假设就是不同人(男/女;黄种人/白种人;青年人/老年人)大脑有差异,那只有研究结果真得显示有区别的才会被庆祝、被鼓励、被发表。但是比如之前提到的新生儿大脑无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就听起来没有那么像一条新闻了,学术引用频率也低不少。
  6. 各类研究中的偏见不容小觑。 研究的方向(经费安排、当代学者的专业技能等等)和每个研究人员的观点倾向都会影响科研的走向。不带价值取向的偏见尚能让某些研究误入歧途,而一些研究者能自带的恶意与歧视就更让人不寒而栗。远到1895 年社会心理学家 Gustave Le Bon 能说出女性“代表了人类进化中最劣等的形式” [4],近到2015年浙大的社会学教授能在微博上评论“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且拒绝道歉。这些人的科学或者是社会学研究成果又有多少理性可言呢?
  7. 最后想说的是,“男性的灰质是女性的六倍半”这句话也不是作者的本意。看了一下原文,作者本来说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与智力相关的白质区域更多而相关的灰质区域更少。” 而且这个结论的背景大概是,在实验中某个具体的测试条件下被激活且被MRI记录下来的白质区域。男女大脑要是某些指标差距真能这么大,怕是要有生殖隔离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例。性别差异研究的历史多是这样的例子。而诸如科学家(多是女性)也不得不多耗费自己的精力去消除这样的性别差异研究导致的偏见和误区。神经学家Gina Rippon在《自然》杂志上表示:“当今科学界的共识是除了女性大脑‘少了 5 盎司’,现代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男性和女性大脑之间没有决定性的差异 [4]。 “  不得不说,媒体对于某些研究的涂脂抹粉与歪曲报道已经严重地扭曲了科学实践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事实上,单个研究的发现与结论只是科学界进一步研讨与批判的对象,而决非教科书上可以被直接作为客观知识接受的“科学事实”(其实就连教科书上的内容也并非在科学界没有争论),而更广泛的科学界的共识或者争论却往往得不到媒体公允均衡的报道。最后笔者想再一次呼吁,对于涉及一个群体的智力、品质、性格的总结我们需要十分谨慎,毕竟刻板印象会伤害任何性别的人。

[1] Richard J. Haier, Rex E. Jung, Ronald A. Yeo, Kevin Head, Michael T. Alkire,
The neuroanatomy of general intelligence: sex matters, NeuroImage, Volume 25, Issue 1, 2005, Pages 320-327

[2]  Jadva V, Hines M, Golombok S. Infants’ preferences for toys, colors, and shapes: sex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rch Sex Behav. 2010 Dec;39(6):1261-73. doi: 10.1007/s10508-010-9618-z. Epub 2010 Mar 16. PMID: 20232129

[3] Lobue, Vanessa and Judy S Deloache. “Pretty in pink: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gender-stereotyped colour preference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 Pt 3 (2011): 656-67

[4] Neurosexism: the myth that men and women have different brains (Feb,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677-x

此文有中文翻译:https://zhuanlan.zhihu.com/p/60337758

女权主义者经常被问的n个问题 (12)

20. “渣男羞辱”和“荡妇羞辱”不是一回事儿吗?

在一般的语境中,渣男羞辱是指某些男性因为“渣“的行为而被舆论谴责,而“渣”一般来说主要被用来形容亲密关系中违反自己承诺或未经另一方认同就违背社会普遍预期的做法(比如在没有约定“开放关系”的情况下出轨,或者在对方的紧急时刻拒绝提供能力范围内的帮助)。可以说,“渣男羞辱”的重点是“渣”,而非为“作为男人”竟然“渣”;事实上,我们也不乏听到类似的对于“渣女”的谴责。

而荡妇羞辱与渣男羞辱相比主要有两个不同之处:首先,荡妇羞辱的打击范围要广得多——不仅“渣女”可以算“荡妇”,任何性经历丰富,甚至喜欢结交男性的女人都可能被冠以“荡妇”之名,无论她们在亲密关系中是否做过违背道德伤害他人的事;另一方面,荡妇羞辱在实际语意中也往往更为强调“荡妇”之罪,罪在“为妇而荡”——这件事必须得落在一个女人身上才有道德重量,比如感情经历丰富对于男性来说就相对罕见有舆论上的压力。

此外“渣男羞辱”和“荡妇羞辱”在使用程度、频率上都是无法比较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为私生活复杂,男性是风流倜傥,而女性则是荒淫放荡;男性是谁都“暖”的中央空调,女性则是被人“上”的公交车;男性只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而女性就是不守妇道;男人可以“扰”,女人不能“骚”;男人是“种马”,女人是破鞋;已婚男人出轨,打的是小三,不是破坏承诺的男人;中国男性找外族女性就是光宗耀祖,中国女人找了外族男性是崇洋媚外。不难发现“渣男羞辱”和“荡妇羞辱”的类比,单是就思维定势固化的程度而言,这二者很难等量齐观。更不用说对“渣男”的吐槽往往仅仅来自于女性,而对“荡妇”的羞辱和恶意重伤通常来自所有性别。

女权主义者经常被问的n个问题 (11)

18. 女性到了年龄多半需要生小孩,那资本家更愿意雇佣男性不是很正常吗?

女性产假是为了保障女性生育前后能充分准备、休息,以便顺利回归生产力。 虽然社会现实是,不少女性回归家庭,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但是这不代表重视自己职场发展的女性可以受到这些歧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让利益最大化的确是它们最正常的做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不应该对其加以规范与限制,以抵消其经济活动外溢出的负外部性。就比如,处理有害废物总是需要花钱的,难道资本家不受监管地随意排污就应该被认为“正常”吗?对于社会经济来说,妇女生育对生产端和消费端都有长期的贡献;对企业来说,人口再生产既为其提供未来的劳动力也为其提供未来的市场。因此,通过税收以及监管的手段确保社会与获得长期受益的企业为选择生育的妇女提供经济支持与社会保障才是真正“正常”的做法。

另外,在中国女性有生育保险,“资本家”需要补贴的仅仅是生育津贴低于工资标准的部分,甚至如果补贴高于工资标准,多出来的补贴是给“资本家”的。有人会质疑现在的生育保险制度会鼓励公司雇佣低收入女性、不鼓励他们提拔女性或者雇佣高收入的女性,不过这个制度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19. 怎么很多时候我觉得女性骂女性的时候也很恶毒?物化女性的也有很多时候是女性。

作为女性甚至是女权主义者,我们很多时候也需要正视自己的偏见。毕竟,在男权社会的影响下,厌女症人人都可能会有。比如家庭教育中许多妈妈出于对女儿的“爱护”,会一边规劝小女孩说 “你应该有一个女孩的样子”,另一边又要求她“学习上又得像男孩一样优秀”,无形之中给她一种“女孩学习不如男孩子”的刻板印象。再比如说时常吐槽刻板印象、为女性发声的网红papi酱只因为孩子不跟她姓,竟然被一些女性骂“婚驴”(指在婚姻中付出得很多的女性;这个词最初可能是用来讽刺男权社会的,但却很遗憾地落在了对受害者的羞辱上)。再者,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相亲节目中,准婆婆们毫不掩饰地表示出要求未来的媳妇“会做家务”且“好生养”——她们无法打破男权社会给他们的枷锁,但是却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刻板要求“发扬光大”,甚至比男性长辈还要更苛刻。确实,反思女性的求学过程、家庭生活、媒体交流等各个方面,笔者时常会感慨一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但是这些都不是反对女权运动的原因。女权运动也从来不是说要打倒男性或者报仇,而是要挑战并改变父权社会结构。而父权社会是一整套经济安排、文化习俗、思维模式所构成的社会体系,而并非像一些人所误解的那样仅仅是“男人欺负女人”的花里胡哨的别称。因此,当我们谈论男权社会中的压迫的时候,具体案例中的施害方、受害方都可以是任何性别。最近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写写具体能有什么行动,改变厌女的大环境。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听到周围有大大小小厌女的言论后,能站出来告诉对方“这种说法不合适,我们不能歧视女性,她们会不舒服的。“不随波逐流并不容易,笔者本人在生活中也很难总是做到。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大的舆论环境一定会有所改善。

女权主义者经常被问的n个问题 (10)

16. 你们搞女权,女性都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人类灭亡了怎么办?

并不是女权导致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了。恰恰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才更需要重视女权问题。中国的出生率降低和女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倒是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关: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女性拥有了更好的经济基础、更多的话语权,也更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后,生育率就是会下降,这是东南亚各国在80年代开始都开始出现的趋势 [1]。

部分女性不生育是不可能让人类灭绝的,但是低出生率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确会让一个国家面临养老金贬值、劳动力短缺的危机。即便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后悔提高了女性教育程度,让自己国家的劳动力质量更高,因为这些是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阻碍发展的原因。在生育率低的大背景下,女性权益更需要得到重视。而鼓励女性生育的办法绝不是喊几句口号。春晚或者一些官媒简单粗暴地花样“催生”只会让大部分人产生反感。要想更彻底地解决问题,在文化宣传上应该要破除“男主外女主内”分工的刻板印象,鼓励男性多承担家务;在社会保障方面,提供生育、保育补贴,推进教育公平等等(笔者认为养育成本高是生育率低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建立一个女性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17. 既然你承认人口老龄化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女性不生小孩是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如果读者有此疑问,那么请首先思考一下,在欠发达地区或者欠发达时代常见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模式下,家庭以及家庭中的妇女真的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在生育后代么?显然,绝大部分情况下,自主生育的动机来自于家庭的经济规划与价值判断。而对于组织起亿万家庭的现代社会来说,所谓“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在于忠实地履行具有正外部性的社会责任,以便享受普遍履行责任所带来的社会红利。以税收为例,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现代社会中,履行纳税义务之所以可以被看作是合理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享受到公共财政所支持的各种公共产品(诸如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等)所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是因为二次分配可以一定程度上补偿那些在现有模式下为经济发展做出牺牲的群体(比如产业转型中的下岗人员)。这表明社会义务与社会权利是“社会责任感”统一而不可或缺的两面。就如同单纯地横征暴敛而不提供相应公共产品的统治模式在现代难以为继,一方面强调所谓女性生育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又不提供任何实际补偿的做法注定是残酷又徒劳的。

早在1969年女权主义者Carol Hanisch就曾指出,许多看似是女性个人问题的事情,其实都是来自于社会结构,也只能通过改变社会结构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也是“The perosnal is political”这句口号被女权主义者使用时的最初含义)。在这种意义上,社会责任感应该是“社会的责任感”,而非“个人的责任感”——将社会问题归结为个人问题的加总,甚至蒙上一层道德问题的伪装,无疑是在愚蠢地消灭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时常有人埋怨女权主义者不解决实际问题、激化矛盾,但却无法看到各种社会矛盾都怪在女性头上,对她们进行道德审判才是矛盾的催化剂。

[1] https://www.nippon.com/en/in-depth/d0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