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性权利怎么没有得到保障?
女权人士普遍关注的女性权利包括生育/堕胎权、受教育权、薪资平等、不成为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的对象等等 [1] 。这里我们仅以女性身体上收到的伤害为例,说明女性在社会中仍然被系统性地歧视、伤害,保障女性权益仍然任重而道远。
A. 女性没有平等的出生权利:自然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区间应为103到107(女婴100)。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曾在2005年的达到118.6,随着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出生人口性别现降至111.9 [2]。 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反映出社会中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堕女胎的事件仍然在频繁发生,这是性别歧视的直接体现。
B. 女性多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在拥有可靠数据的国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里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曾经有过伴侣的)少女近期经历过亲密伴侣的暴力;在全球人口贩卖案例里,70%的受害者是女性;女性生殖器切割至今仍在31个国家实行,这些国家中三分之一15-19 岁少女都难逃这种全球公认的侵犯人权的厄运 [3]。
2.女性在这个社会上难道不是经常受到照顾的么?
首先我们需要给“照顾”进行一个定义,如果是“格外优待”的意思,那么我想到女性被“照顾”的例子几乎都没有给女性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比如“女士优先”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可是这样的做法除了满足一些男士的“骑士精神”以外,反而更多地弱化了女性作为个体的独立性。“女性是需要被照顾的”这种思维强化了固有的成见,禁锢了女性的潜能。又比如在劝架的时候,“不要和女人计较”之类的说辞看似照顾女性,实则强化“女性不理智”和”男人大度“等刻板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不尊重女性而非照顾女性的例子。
女性需要的照顾,不是告诉她你现在可以享受生活,不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女性需要的照顾( 只是和男性已经拥有的一样罢了)是告诉她,你有潜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政治家,或者拥有其他任何自己想要的人生。平均而言,男性在这个方面反而才是“备受照顾”的群体。引用法国女权运动者波伏娃的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降低对女性的能力的期望的那种“照顾”并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枷锁。
3. 男性更多从事高危职业,并且底层的男性也非常惨。女性为什么不能学习男性“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的坚强品格?
一个社会中底层男性如果过得很悲惨,既不能说明女性过得比男性好,也不能说明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就理应因为另一个阶级的牺牲而获得某种特权作为补偿。甚至可以说,苦恼于底层男性受到的经济、社会压力的人们更有理由支持女权运动来瓦解“锦标赛式”的父权社会所必然导致的男性间的低效内卷。事实上,父权结构中对女性的束缚与其对男性的倾轧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女性对平权的要求并不是在进行一场与男性争夺固定权益的零和游戏。如果把权利比作一个蛋糕的话,女权主义希望通过更好的合作机制让蛋糕越做越大,且在分配的时候也更加公平。现有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公平不仅会是性别间的,也将会是每种性别内部的。
所谓“男性受委屈选择不倾诉”这点,其实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在父权社会的结构下,人不论男女都会因其性别而被规训为某种固定的角色。所谓“男性就应该具有阳刚之气,女性就应该有阴柔之美”的刻板印象正是这样一种束缚的体现。这种框架是应当被质疑的。此外,刻板印象常常所隐含的另一层意味便是男性的”阳刚“比女性的”阴柔“更好——一个女性”像男孩一样“坚强是会被鼓励的,但是一个男孩如果比较温柔就会被吐槽”娘炮“而受到攻击。为什么女性被要求拥有这些性格恰恰是会被攻击的性格特点?这对于女性来说也未免太不公平了吧。另一方面,父权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也在伤害男性。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规训下压抑了许多男性的情感表达,让这些男性更难和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并在脆弱的时候更不容易得到帮助或者情感支持。所以女权主义在帮助女性去掉规训的枷锁时,也是在解放男性。
4. 我一个男生既不支持女权也不反对女权。有错吗?
每个人对女权/男权主义的定义不一样。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男权就是男性歧视女性,女权就是女性歧视男性,因此会认为“中立”才是正道,毕竟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应该被歧视。但是需要意识到很少有女权主义者会说“我们要像男权社会歧视女性一样歧视男性”。如果有的话,可以想象这也不是主流。主流女权主义追求的,简而言之,是希望能消除对性别的刻板印象,男女拥有平等的教育和职业机会等 [1] 。
看上去“理中客”的话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呢?因为在讨论女权议题的语境中,一个男女完全平等的社会并没有到来,女性的生存空间受到更多的挤压,所以才需要强调“女权”。或者说,“女权”是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些说不支持女权也不反对女权的男人,就如同在奴隶制还没有废除的时候,一个人说“不支持主人压迫奴隶,也不支持奴隶压迫主人”。这倒是相当中立了,可惜所有的废话都很中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当然不能说有错,毕竟每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但不关注社会公平的冷漠自己知道也就够了,不必弄得路人皆知。
5. 如何评价杨笠说“男人都是垃圾”之类的话?
这句话听上去很有攻击性,毕竟“幽默“这件事儿本身就很少能不冒犯任何群体。在脱口秀中,需要一些语出惊人的效果表达对一个反面典型(“普信男”)鲜明的态度。这个“幽默”好不好很难有一个绝对的定论:一方面杨笠挑战了大环境中女性更容易成为被开玩笑、被凝视的客体的现状,把问题的矛盾充分暴露;另一方面的确实触碰了一些人的神经,可能客观上激化了男女对立。虽然杨笠事件让女权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在争论“男人到底是不是垃圾”的时候,这个话题却不幸“失焦“,真正有意义诸如“女性觉醒”的讨论却没有得到展开。
笔者不喜欢类似“男人都是垃圾”的言论,但是希望那些“被冒犯而不再支持女权”的群体能反思一下,自己能不能在女性遭到刻板印象的描述或者污名化的指责时,拥有同样的态度,并且毫无含糊地表达出来。比如听到指责女性多情绪化、不理智、红颜祸水,或者遇到其他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时,希望他们也都能站出来。如果”男人都是垃圾“就让一些男士不舒服或是感到冒犯,那请这些人想想许多女性一生遭遇的更多无端的指责,并且推己及人,认识到这些片面而充满偏见的指责有多么恶劣。如果你没有为反对女性的污名化做过任何一件事,却揪着杨笠一句话企图将她一棍打倒,那往小里说是不懂得共情,往大里说则是自私的双重标准。
[1] 维基百科-女性主义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B3%E6%80%A7%E4%B8%BB%E7%BE%A9
[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https://www.unicef.cn/figure-19-sex-ratio-birth-19822017
[3] A New Era for Girls https://www.unicef.org/media/65586/file/A-new-era-for-girls-202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