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者经常被问的n个问题 (2)

6. 女性有很大的择偶权利。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女性都是向上选择,男性则不行。女性难道不是占便宜了吗?

如果一个社会中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人脉资源,更方便的职业上升通道,以及更少的在社会经济领域之外的责任(诸如家务与生育),那从社会经济的维度看来,自然会在统计上出现所谓“女性向上选择”的现象。这其实是社会经济层面上性别不平等的必然结果,而非平等条件下的额外特权,就如同不能因为资本家普遍向劳工支付工资就说劳工其实是在剥削资本家一样。具体来说,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庭的财产继承上的不平等。根据《中国农村调查》,农村地区出嫁与未出嫁的女儿普遍都不参与家产的分配 [1]。在非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产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导致男性仅依靠自己的性别就可以获得相对丰富的资源,这逼迫女性必须用其他方式去获得生产生活的资源,包括婚姻。从某种角度来说,正由于女性经济实力普遍相对较弱,其在择偶中所面临的实际限制反而往往更多:如果婚姻对一个人来说几乎是取得社会经济地位的唯一道路,那么其因此在择偶过程中对对方人品、外貌、性格、学识等方面的要求便常常不得不有所牺牲,而这又怎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在“占便宜”呢?

另外,现代婚姻原则上是双方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的事情。即使统计数据上男方的经济条件更加优越,我们也难以得出类似“男性吃亏”的结论。婚姻中两个人走到一起几乎必然是由于某些相互吸引的条件(除非有人用身份证号摇号相亲),这可以包括女性在乎男性财产所带来的“安全感”(这并不比被外貌或性格吸引更可耻),也可以包括男性在乎女性提供的情绪价值、或是钟爱的她的美貌与智慧。可能更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是,为什么婚恋中女性“拜金”会被以道德化的方式羞辱呢?而当男性为追求权力而勾心斗角,为股市颜色而惴惴不安时,就往往不会收获“拜金”的标签呢?又是为什么,择偶中“拜金”的女性总是会受到道德化的批判,而耽于“美色”的男性则常常只会在“个人偏好”方面得到非道德化的评论,甚至被恭维为“风流倜傥”呢?

7. 为什么总是强调女性没有权力?权力还不是自己争取的?女性发明不了蒸汽机、计算机,那男性拥有更高的权力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历史上少有女性成为技术革新的领导者的事实与女性的品格能力或奋斗意愿之间无法建立起任何经得住考验的因果关系,倒是和女性教育与创新资源的欠缺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以美国为例,全美最顶尖的大学绝大多数是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才开始普遍招收女生。 而在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教条与“女博士”等当代刻板印象也让女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受到了很多阻碍。在试图解释一个社会现象的时候,只关注现状而不关注背后的历史成因是不负责的表现。科学研究中的突破永远受到许多必然与偶然因素的影响,而绝不是小说演义式的个人传奇故事。试图根据“历史上鲜有女性革新思想与技术“而证明”女性天生水平不行“,就如同以瓦特为苏格兰人为由,没完没了地诘问“为什么法国人没能改良蒸汽机?为什么日耳曼人没能改良蒸汽机?”或者得出一些诸如“苏格兰人就是比其他民族更有智慧”的宏大谬论。

创新并不是凭空创造。如果我们去看对19-20世纪为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多数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科学家的“清贫”形象,更多的时候他们有着优越的教育背景和宽裕的生活。我们知道创新或者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的。然而全世界的女性不仅从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和男性一样拥有这些闲暇时光与工作环境。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20年世界妇女:趋势和数据》报告:“妇女承担了大量的无偿家务和护理工作,而这无疑限制了她们的创造潜力。全球女性平均每天花费在无偿家务和护理工作上的时间是男性平均的三倍(约4.2小时)。在北非和西亚地区,这一差距甚至扩大到了7倍” [2]。 在中国,差距没有世界平均水平这么多,但是近年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家务劳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在2016年和1996年的调查中,女性比男性每天在家务上平均多花的时间都是52分钟。因为家务劳动总时间在减少,女性承担家务劳动的比重在20年后居然还增加了 [3] 。平均而言女性在承担比男性更多的无偿家务,而这很多时候是家庭环境与社会文化塑造成的,并不是她们在充分自由的条件下的选择。

[1] 徐勇 邓大才(2018)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9卷·家户调查第1卷)天津人民出版社

[2] 世界妇女报告 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zh/news/statistics/women-report-2020.html

[3] 家务劳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http://www.stats.gov.cn/tjzs/tjsj/tjcb/dysj/201811/t20181108_163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