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从不解于文文,到迷上于文文,再到心疼于文文

文/Alejandra

我为什么从不解于文文,到迷上于文文,再到心疼于文文。

一开始看浪姐3第一集:一个秀秀气气的小身板儿,还非要搞得酷酷的 ——撕裂。

居然还说自己不是女人,因此不做指甲?这是对现实认知发生了什么偏差? ——戏过了吧!

直到刚刚才开始补姐姐们的舞台,发现弹电吉他的于文文太帅气了吧!漂亮又有才能,表演自然又有爆发力。再看她之前对自己的评价 ——“不是女人”,我好像对她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我想起了以前那个想要变得帅气和有动力进步的自己,是不是总在通过习得更多男性特质来让自己更强?在当时年幼的我的世界里,是不是越像一个男孩越可以在这个世界立足?情感丰富、哭泣、不合时宜的感受、顺从、撒娇等等… 都是不能生存者的特质,是弱者的特质。更或者,努力像个男孩一样是我为了保护自己的盔甲,让我可以不去感受任何事情,让自己最脆弱的内核不被发现——至少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社会成功的人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共识仿佛也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因为多少年以后当我生活在美国时也感受到了类似的文化:“For better or for worse, that maturity in modern American society had become synonymous with a lack of emotions, and not feeling anything too deeply. “(不管是好是坏,现代美国社会中“成熟”已成为“缺乏情感”的代名词。)


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想法逐渐改变了。也许是在我初入职场时发现其实也有既柔美又成功的女性导师,她让我明白优秀不必和传统意义中的“男子气概”挂钩。也许是成长的经历就是越来越接受和接近真实的自己。很惭愧我很晚才完全地、骄傲地接受自己的女性特质。于文文她做到了我曾经试想过的但又忘却的梦,身材孱弱脸庞秀气的她坚持下去了。我不敢揣度谁更是成长的最终形态,但是这样的于文文,我是欣赏又理解的,虽然她不完美。

—————————————————————————————————————

《浪姐3》最新一集里她有这样一段故作轻松的独白:
“我打给我爸和我妈吧
未来你们要是结婚的话
你们会生一个女儿
不是儿子 是女儿
如果…
可能你们的婚姻不会太长久
如果你们还觉得
这样值得的话
那你们再结婚生孩子”

如果我可以揣测的话,她不确定爸妈的婚姻是否是他们所想,也不确定自己的性别是否是他们所想,她更不确定自己整个人是否是他们所想。“等你们想清楚了,再结婚,再带来另一个不可轻易承受的生命 。— 于文文” 我仿佛看到了她内心里被死死隔离保护起来的小女孩 —— 她太脆弱了,小小年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可能还怀疑家里的悲剧是不是因她而起,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值得被爱,她甚至曾怀疑自己的存在是否被接受…

当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小朋友即使在被保护得最好的时候也会发现那些最细微的变化的,他们内心强烈的情绪无处安放,愤怒最可能成为最原始的保护伞。一些孩子会表现出来,可能你会不解ta怎么变得这么不听话,调皮捣蛋,甚至砸坏东西,攻击他人。而另一种孩子就像于文文这样,默默内化情绪和愤怒,外表看起来波澜不惊,ta甚至会用尽小脑袋瓜所学去当一个最乖的小孩,主动扛上与年龄不符的责任,甚至某些方面和父母调换职责去照顾他们,仿佛这样就可以改变现状、减轻所有人的痛苦。但是这样的愤怒就悄悄地转向了自己 — 是我哪里做错了?是我不够懂事吗?是我成绩不够优秀吗?还是… 我要是是个男孩就好了?

这样的疑惑和自责让她深信不疑,虽然已经慢慢长大成人,但是那部分的自己或许停留在了那一刻,与深深的自责作伴。将来费尽全力如何再优秀,仿佛还是有个声音永远无法承认自己。那些已经非常优秀了的人为什么还这么丧心病狂地努力?是的,最核心里他们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够好,不值得…

当我发现于文文无法完全承认的不只是自己的女人性别,最低谷、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内心的声音或许连自己的一切都不承认… 心疼得难以复加。

她美而不自知,是确实不自知。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就有,甚至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女孩,永远努力不满足只为了能够安抚内心最彷徨慌乱的小孩。我们是否可以多多告诉她们、告诉我们自己,你很好,你值得无条件的爱!